猝死离我们有多近?这6大信号,你必须要知道!
“猝死”的新闻
接二连三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
似乎一些日常的运动
也变成了高危项目
为什么“猝死”频频发生?
↓↓
猝死看似事发突然,实则有迹可循。当身体出现以下6种信号,需要高度警惕。
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
如果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,休息后可缓解,可能患了冠心病。
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,近期症状加重,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的破损,导致急性心梗。
心慌
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。
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,不会引发猝死,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,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。
心跳过缓
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,起搏细胞功能变差,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,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。
心率小于50次,血压变低,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,导致猝死。
晕厥
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。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,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。
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,如果不能恢复,就会造成猝死。
不明原因的疲乏
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,或伴有胸闷、水肿,应警惕猝死的发生。
心肌炎在年轻人中较多见,通常见于感冒1~2周后,出现疲乏、胸闷等症状,极易引起急性心衰。
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
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。如果单侧看不到东西、单侧肢体麻木或走路不稳、有踩棉花感,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。
特别提示:
猝死的黄金救急时间在发病10分钟内。一旦周围人发生心脏骤停,赶紧拨打120。
面对猝死患者,最好的办法是进行除颤或心肺复苏。但如果患者发病时没有条件进行这两项急救措施,首先要向周围人呼救,两个人交替对其进行心肺复苏。
视频来源:央视财经
以下为遇到“猝死”患者时,进行救助的正确方式——
运动性猝死的“幕后黑手”
“一向身体很棒”的人,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性猝死?
运动性猝死的真正原因
运动不是造成猝死的主因,隐藏的心脏病可能才是运动性猝死的“幕后黑手”。
猝死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。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病,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见。非心源性因素有过度劳累、酗酒、服用药物、剧烈运动等。
研究发现,每天工作超过11小时,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67%。
“心源性猝死”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表现形式,如:心肌炎、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、心肌肥厚等。刺激因素还包括:急性心肌缺血、交感神经兴奋和血流动力异常引起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等。
“运动性猝死”并非平白无故的发生,而是心脏自身的器质性缺陷受到刺激因素而诱发。
快速评估自己的“运动风险”
运动是把双刃剑,如果运动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,可能酿成悲剧。
①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?
②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患有心脏病?
③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的血压超过160/100毫米汞柱?
④ 近6个月以来,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,是否有过胸痛或严重憋气的感觉?
⑤ 近6个月来,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,是否曾因为头晕失去平衡或跌倒或发生晕厥?
⑥ 您是否存在因体力活动或运动加重的骨、关节疼痛,或功能障碍?
⑦ 您是否知道有其他原因使您不能参加体力活动?
如果你的答案均是“否”,一般来说,你跑步都是安全的。如果你存在暂时的疾病如感冒、发热,请等彻底痊愈、身体恢复良好状态,再开始跑步。
只要你的答案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“是”,在跑步开始前应咨询医生。这样能最大程度防患运动风险,排除潜在的疾病因素。
做到7点远离“运动猝死”
1、运动前排查风险
定期进行体检,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,彻底排查潜在疾病威胁。
2、保证充分的热身
运动前热身,能让尽可能多的血液流向心肺和肌肉,提高心肺的代谢能力,以保证在进入高强度运动后,人体能量代谢能满足运动的需求。
3、运动量不宜过大
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、大强度、高风险的竞技运动,不提倡未经训练的人参加马拉松全程跑。长跑有利于心脏健康,但要循序渐进。
4、及时补充能量
长时间运动,应及时补充运动饮料、能量棒、盐丸。建议每跑5公里喝100~150毫升水。
5、感冒、发烧不运动
有些人认为跑步出汗,感冒自然就好了。事实上正相反,因为感冒发烧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,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,病毒易于入侵。
在自身疲惫、熬夜的情况下,不建议剧烈运动。
6、运动中不适别硬撑
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很明显的气喘、胸闷、胸痛,要立刻减缓运动或暂时退出运动。
7、跑步后不要立刻停步
跑步结束不要立刻停下来,最好能走上10~20分钟,同时做深呼吸,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,可配合做一些静态拉伸动作。同时,不能马上洗澡、吹风或用空调等。
健康最重要!
【本期编辑:李峥】
来源:生命时报(LT0385)、人民网
END
长按二维码关注CCTV4官方微信、微博